近日,石油工程学院教师盛广龙博士在页岩储层多孔介质孔隙几何结构耦合表征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一种模拟有机质非圆形孔隙气体赋存与运移能力的解析模型》(An Analytical Model to Couple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 Capacity in Organic Matter with Noncircular Pores)在能源行业顶级期刊《Fuel》发表。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教师盛广龙,通讯作者为赵辉教授,第一完成单位为开云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这也是石油工程学院近年来首次在该刊物发表论文。
多孔介质孔隙形态解析耦合表征方法
页岩储层多孔介质具体强非均质性,其孔隙几何形状对流体运移产生较大影响。通常,页岩孔隙几何形状包括从圆形到狭缝的各种可能形状。对页岩样品进行电镜扫描可以发现,大量孔隙形状偏离圆形孔隙,有机质孔隙多为圆形,无机质孔隙多为狭缝形。常规油气藏中,采用圆孔近似代表孔隙类型在许多应用中是合理的,而在页岩储层中,孔隙具有较大的表面体积比,因此,页岩系统中流体流动更多取决于孔隙形状。现有成果分别采用数值计算和解析求解的方法模拟页岩储层非圆形孔隙中流体流动规律。然而,由于计算费时等原因,数值计算目前在现场模拟中不具可行性,并且具有非圆形截面毛细管的解析方法也很复杂,并不易于普遍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采用形状因子、无量纲比表面积和分形理论等方法定量表征了有机质多孔介质静态结构特征等对气体运移的影响。形状因子用于量化孔隙几何形状、表征孔隙形状对流体运移的影响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形状因子可以根据氮吸附测试和汞注入毛细管压力计算;无量纲比表面积精确刻画了表面力作用对流体运移的影响,可通过孔隙形状形态计算得到。相关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页岩多几何孔隙耦合模型
据悉,盛广龙博士近五年在页岩气藏多尺度流动机理模拟和页岩储层压裂裂缝网络表征反演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PE Journal、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ractals和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其中首次提出的基于数据空间反演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分形裂缝网络随机生成算法发表在国际分形领域权威期刊《Fractals》上,并于2019年入围ESI高被引论文。
《Fuel》由Elsevier创办,是国际公认的能源领域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5.128,5年平均影响因子5.223,2020年中科院最新SCI分区显示该期刊为1区TOP期刊。
论文链接: